行業(yè)資訊
在短視頻帶貨的領域中,如何精準把握產品賣點。
在當今數字化時代,短視頻廣告營銷已成為企業(yè)吸引消費者注意力和提升銷售業(yè)績的重要利器。然而,成功的短視頻廣告并非僅僅是簡單地展示產品,而是需要精心策劃和精準定位。特別是在短視頻帶貨的領域,精準把握產品賣點是至關重要的一環(huán)。
本文將探討短視頻帶貨的賣點原則,旨在幫助廣告營銷人員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短視頻帶貨策略,提升營銷效果,實現更高的銷售轉化率。通過深入探討用戶視角、精準提煉賣點以及塑造獨特銷售主張等三個關鍵原則,我們將探索如何在短視頻廣告營銷中實現更為精準、高效的營銷策略,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。
要從用戶視角看產品
在進行短視頻帶貨時,理解產品對用戶的價值至關重要。關鍵是從用戶的角度來審視產品,了解他們的需求、痛點以及期望。這意味著要深入了解目標受眾的特征和行為模式,從而確保廣告內容能夠直接吸引他們的興趣。通過研究用戶群體的數據,了解他們的喜好、行為習慣和消費偏好。將這些數據應用于廣告策略中,從而確保廣告內容能夠精準地滿足用戶的需求。在短視頻中,通過生動的場景再現和真實的用戶故事,展示產品如何解決用戶問題或改善用戶生活質量。
在從事短視頻帶貨的過程中,一個經常被提及的問題是:“為什么同樣時長的短視頻廣告,效果會有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差異?”除了客觀因素外,一個最常見但經常被忽視的問題就是——用戶視角。
所謂“用戶視角”,就是站在用戶的立場去思考問題。盡管這個道理大家都懂,但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?這并不僅是理解上的問題,幾乎所有人的天性都會使他們優(yōu)先從自身的角度思考問題。因此,我們經常聽到廣告主抱怨:“我們覺得我們的廣告做得很好啊,產品賣點明顯,優(yōu)惠也很大方,為什么效果卻那么差呢?”
最重要的原因在于:你認為是優(yōu)勢的東西,別人未必會這么看。只有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,才能避免陷入“自我感覺良好的模式”。然而,這種“自我感覺良好的模式”在廣告中十分常見,很多商家習慣站在“賣方視角”去描述產品,如果效果不佳,就會責怪運營、責怪創(chuàng)意、責怪平臺,甚至責怪用戶不理解產品。
實際上,“賣方視角”的問題在于,他們只看到產品本身。產品對他們來說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,怎么看都順眼,自以為產品有著無數用戶無法理解和不關心的賣點,比如產品理念、產品定位、背書、專利等等。通過下面的圖示,我們可以明顯看出“用戶視角”和“賣方視角”之間的區(qū)別:
那么,如何能夠真正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呢?我們可以采用一種簡單有效的5問分析法來建立用戶視角。簡而言之,這五個問題是:誰會需要你的產品,何時何地需要,需要什么,以及為何選擇購買你的產品?
第一步,我們需要關注的是用戶本身。通過構建用戶信息檔案,我們能夠深入了解他們的特點和喜好。這包括從大數據中獲得的客觀信息,比如性別、年齡、職業(yè)、學歷、收入、婚姻狀況和地域等,以及用戶自身的主觀描述,將這兩者結合起來,建立一個全面的用戶檔案,為我們提供第一人稱視角。
第二步,我們需要考慮時間因素。通過研究用戶群體的瀏覽行為、作息時間和生活習性,結合產品特性進行分析,以推測出用戶需求產生的時機。
第三步,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場景。在信息流電商中,場景有兩個關鍵維度:一是用戶產生需求的場景,也即產品的使用場景;二是用戶瀏覽信息流的場景,也即媒介環(huán)境。這是傳統(tǒng)電商經常容易忽視的部分。
第四步,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滿足需求的解決方案。盡管這一步與產品的定位和功能密切相關,但必須牢記產品的目的在于解決用戶的需求。因此,我們必須始終從用戶的需求出發(fā)來審視產品,而不是從產品的角度看待用戶需求。
第五步,我們需要探究的是購買動機。市場上存在大量產品,用戶為何會選擇購買你的產品?他們更在意產品的質量、外觀設計、功能特點亦或是價格?深入探索這一點能夠讓我們更加貼近用戶視角,在產品賣點提煉時具備更有價值的參考意義。
建立起“用戶視角”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工作。只有具備了用戶視角,我們才能夠從用戶的角度出發(fā),深刻洞察問題根源,并驅動轉化。